6月10日,《材料现代研究方法》教学团队召开了学习通智慧课程平台知识图谱建设专题研讨会。会议聚焦《材料现代研究方法》知识图谱、问题图谱、目标图谱及思政图谱的协同构建,旨在通过数字化资源整合与图谱化教学工具创新,推动课程教学内容重构与教学模式升级。与会老师就以下内容展开分享讨论与学习。
1.多图谱融合:构建课程知识网络与能力导向体系
会议核心议题围绕知识图谱的“四维一体”建设展开。
(1)知识图谱作为课程核心框架,以“实体-关系-属性”三元组为结构,系统梳理了材料分析方法中的核心概念(如X射线衍射、扫描电镜)及其逻辑关联,形成可视化知识网络。例如,在“晶体结构表征”模块中,知识图谱将布拉格方程、衍射峰位与晶胞参数计算等知识点串联,助力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脉络。
(2)问题图谱则聚焦学习障碍预判与个性化指导。基于历史教学数据与专家经验,团队构建了“材料表征技术题库”,涵盖基础概念、设备操作、数据处理等高频难点。例如,针对“XRD谱图”问题,图谱关联了样品制备、仪器操作等关联知识点。
(3)目标图谱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为指导,将课程目标细化为“知识掌握”“技能应用”“创新能力”等指标。
(4)思政图谱创新融入材料学科育人元素。团队挖掘课程中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案例,如“中国物理学家对世界拉曼光谱学发展作出历史性贡献”,通过时间轴与人物关系图谱,展现科研历程与精神传承,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。
2.资源升级:全媒体课件与智能习题库助力精准教学
为支撑图谱化教学,团队同步推进课程资源数字化升级。
(1)课件与讲义:开发“动态知识图谱课件”,支持知识点缩放。例如,在“电子显微镜原理”章节中,点击“分辨率”节点可扩展至德布罗意波长公式、电磁透镜像差等关联内容,形成沉浸式学习体验。
(2)习题库:构建“分层智能题库”,按知识点关联度、难度系数与认知层次分类。例如,针对“XRD定量分析”知识点,设计基础计算题(如晶粒尺寸计算)、综合应用题(如多相混合物分析)与开放探究题等。
3.未来展望:持续迭代图谱体系,深化产教融合
教学团队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深化图谱与产业需求的对接,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与行业标准,构建“学术-产业”双循环知识图谱。同时,探索图谱与大语言模型的融合,开发智能答疑助手与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系统,进一步释放数字化教学的潜能。
此次研讨会的召开,标志着《材料现代研究方法》课程正式迈入“图谱化、智能化、个性化”教学新阶段,为材料学科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范式。
